经验研究 > 理论研究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媒体:中国青年报  作者:万以学
专业号:森兰 2016/7/1 18:36:41

新常态下,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一样,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迫切需要。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乡村旅游大省,旅游资源70%在农村,乡村旅游景区占4A级以上景区总量的60%。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对于促进安徽旅游业转型升级,对于加快旅游强省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安徽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理论探索和产业实践都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关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意见。

一、坚持“以农为本”的发展理念

怎么认识乡村旅游?当前,一些地方存在乡村旅游“不在农村搞,不是农民办,不围绕农村生产生活转”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建设过头和缺乏建设的双重问题。我认为,必须坚持“以农为本、以乡为魂”的发展理念,以农村为战场、农民为主体、农事活动为主要内容发展乡村旅游。

坚持以农村为战场。推进规划特色化,挖掘各地自然山水、文化民俗、传统村寨等资源特色,充分展现自然之趣、农村之美、乡风之纯、民俗之乐,努力让每个乡村旅游点都有一个吸引游客的核心特质,避免同质化、大众化,防止“千村一面”。做到建设乡土化,按照“保持原生态、增加乡土味”的原则,推进乡村旅游化建设和改造,避免简单地照搬城市“工厂模式”,避免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大而洋”,避免“好心办坏事”。比如,乡村房屋建设、景点建设,就不宜按照城市的模式、风格和标准来办,否则就会城不城、乡不乡,不伦不类,“乡里人看不惯,城里人不愿住”。

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农民既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也是共享旅游受益的主体。切实尊重农民“愿意”,积极示范引导,让农民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自愿发展乡村旅游,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民做主”而不“替民做主”。要保障农民“权益”,通过农民入股或组成旅游协会、旅游经营联合体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决策、管理,防止农民“失土又失业”“出力不受益”。要确保农民“受益”,让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学习、培训等提高农民发展能力,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坚持以农事活动为主要内容。突出发展赏花、农耕、采摘、垂钓等农业观光游,发展住农屋、吃农饭、干农活儿、享农乐等农事生活体验游,发展赏民谣、唱山歌、看大戏、习民俗等传统文化鉴赏游,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探寻历史、感受传统的心理需求。

二、彰显“三位一体”的核心优势

乡村旅游的核心优势在哪里?我以为就是做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位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牵着农民和市民、托着农村和城市、连着一产和三产的特性。

生产,就是要将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手工技艺、文化创造等,融入开发之中,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甚至是核心的吸引物。农业生产属于一产,乡村旅游业属于服务业范畴,直接为人的需求服务,既要遵从一般经济规律,又要遵从行业特殊需求,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生活,就是要把旅游活动与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保持乡村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展示当地居民的特色习俗,体现他们人的文化价值,并赢得尊重与尊严。旅游就是去异地体验生活,乡村旅游不是长途旅游,是家门口的旅游,如同家常便饭,不需要精美奢华,但一定要健康可口。

生态,就是要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和乡土气息发展旅游,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与乡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工”与“自然”的差异。乡村旅游就是要让游客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田园风光、放松愉悦身心。

三、汇聚“全民创业”的发展动力

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在哪里?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分析,这种动力应该是创新、创业、创造,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创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力。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中国农民的创新。要用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来发展乡村旅游,不断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结合实际,大胆作为,走出一条既能满足旅游市场需要,又能坚守住乡村旅游本色的创新之路。要着力围绕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发展模式、金融土地要素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增强吸引力,提升竞争力,催生发展力。如,黄山市黄山区的翡翠新村就是农民自己办出来的,阜阳八里河景区充分利用1500公顷湖面,大胆开展产品创新,成为皖北地区第一个国家5A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

创业,就是推动人人参、全民创业、精准脱贫。乡村旅游发展的进入门槛低,适合大众创业。积极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普通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乡村能人等开展乡村旅游经营,鼓励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特别是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引导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获取自主型经营收入、劳务型工资收入、配套型生产收入、股权型分红收入、帮扶型互助收入等“五大路径”,吃上“旅游饭”,摘掉“贫困帽”。

创造,就是要形成一批经验、一批典型。通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已探索出适合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如,以黄山区翡翠人家为代表的集体组织牵动模式,以芜湖大浦乡村世界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推动模式,以岳西县黄尾镇为代表的乡村产业协会品牌引领模式,以黄山市徽州区为代表的旅行社 景区 农户合作模式,以宁国市恩龙山庄为代表的地方能人带动模式等。今后,在运用好这些经验的同时,还要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推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更多的“安徽创造”“安徽经验”,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找准“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乡村旅游“调转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乡村旅游应该朝着推进全域化建设、加强组织化发展、突出规范化管理的方向努力。

全域化,就是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旅游的目的地打造。充分利用乡村的全部吸引物要素,让每方国土都成为优游的风景,经过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村一舍都是最美好的旅游体验;让每个人都成为乐游的主体,居民、经营者和游客之间是“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相互关注、共享空间;让每项设施都具备宜游的功能,进行全面的旅游化改造和宜游配套建设;引导、支持各项工作都主动加游的导向,推进“旅游 ”“ 旅游”,发展全产业融合、全资源利用、全时空服务、全过程体验、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

组织化,就是强调由分散经营走向组织化发展。单打独斗成就不了旅游,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农村合作社、农家乐协会的作用,推动乡村旅游组织化发展。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有效把握发展方向,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是更好地维护本地市场秩序。如,岳西县彩虹瀑布景区成立了“彩虹之约”农家乐协会,金寨县小南京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采取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等。这些组织化的形式既有利于引导乡村旅游有序发展、规范经营、标准服务,又能够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

规范化,就是用严格的标准引领建设、规范管理、提升服务。积极贯彻执行全省出台的旅游乡镇、旅游乡村、农家乐标准,以及乡村客栈、休闲农庄、民俗文化、生态养生、古镇古村、采摘篱园、智慧旅游发展等新业态服务标准,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配套服务提升,树立品牌。只有这样才更具有生命力,才能在市场里走得远、走得久。

(作者简介:万以学,香港理工大学品质管理专业硕士,现任安徽省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

阅读 43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