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高: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一、开篇:纳西族神话故事,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我是纳西族,我的家乡就在云南丽江,喜马拉雅山脉东麓的横断山区,属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
云南拥有除了海洋和沙漠之外的所有生态类型,是25000多种生物的共同家园,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生物多样性造就了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云南各民族同胞都敬畏自然、崇拜自然、顺应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同呼吸、共命运。 丽江拥有三个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丽江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和分化物种中心之一,拥有全中国三分之一的高等植物,以丽江命名的植物就达179种。 早在100多年前,丽江的生物多样性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很多西方国家的“植物猎人”接踵而至,采集了大量的物种和标本。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洛克为了采集植物标本而来到丽江,却在丽江生活了28年,临终前留下了的遗言是:“尤其在夏威夷的病床上痛苦地活着,不如在玉龙雪山的花丛中快乐地死去”! 被誉为“植物活辞典”、“植物电脑”的吴征镒先生,1938年至1948年花10年时间,整理了秦仁昌等中国植物学家从国外带回的3万多张植物标本照片,其中丽江占了大部分。
邱园、哈佛植物园等世界著名植物园中就可看到很多丽江的植物,尤其是杜鹃花。 纳西族信奉“万物有灵”,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纳西族先民很早就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现在还在使用,从而被誉为“全世界至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上万卷东巴经典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被世界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纳西族东巴文化被称为“人类童年的文化”、“智慧的迷宫”而成为国际上的一门显学。古老的象形文字中很大一部分是动植物的图像,可以说,它是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最早记录。 在古老的东巴经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在祭祀自然神时,东巴祭司都要吟诵,这个神话故事在纳西族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很古很古的时候,洪水滔天,我们的先祖崇忍利恩,把用牦牛皮缝制皮囊紧紧拴在柏林和杉树上,自己钻进里面得以幸存,但世上只剩他一人,孤单失望之时,天神告诉他,两个天女要下凡,一个竖眼晴,一个横眼晴,不要找竖眼睛,一定要找横眼睛的。两个天女来到他的身边,他觉得竖眼眼的更漂亮,就娶她为妻,结果生下的都是花草树木、蛇虫鱼鸟,她成为了自然之母。先祖又娶横眼睛的天女为妻,生下了人类,她成为了人类之母。所以自然和人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个神话告诉我们:自然的母亲比人类的母亲更美丽,而且先有自然,后有人类……
但后来,人类贪婪无度地向自然索取,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 “人类故意杀野兽剥兽皮,血水腥味充满了山谷,污染了圣洁的水源。人类天天上山打猎,不让动物自由地奔跑。人类一年四季不分时段在江河撒网,鱼儿不能快乐地在游走。人类砍光山上的森林,大地上的水流都在干涸……”这样下去,“河水都会断流,树木都会枯死,大地不再有绿色,万物生灵都会灭绝,人类和署类都难以存活”。 于是,大自然对人类开始了无情报复,人类一次次遭受灭顶之灾。后来在东巴教主丁巴什罗的调解下,人类奉大自然为至高无上之神,举行隆重的祭自然神仪式,向自然虔诚地忏悔、赎罪、感恩、还债、承诺,人与自然才握手言和。 我出生在横断山云岭深处,我是大山之子;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长大,我也是自然之子。 1.参与建设“横断山天然植物园”真正走进植物的世界 1963年,吴征镒先生看到了30年代西方植物学家在滇西北发现领春木的信息,派他的研究生周铉等人到滇西北寻找,领春木是最典型的东亚植物区系成分的特征种、第三纪孑遗植物稀有珍贵的古老树种,对于研究古植物区系和古代地理气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们虽然没有发现领春木,但在我的家乡发现了一个“植物基因库”、“植物避难所”。1984年,在和万宝先生和周铉教授的大力推动下,决定在此建立“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组成专家团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科学考察,我有幸参与。通过考察发现横断山90%的植物就在这里。
这次科考库容强大,由国内权威专家领衔,植物学家把我带入了真正的植物世界,植物也有遗传基因、血缘纽带、还可找到完备的家族、族群谱系,不仅有亲情,友情,而且还有爱情,因为植物有雌雄之分,他们也在整衍后代。我学会了植物分类,学会了釆集制作植物标夲,基本掌握了这个区域的各种植物的特性、价值以及生长需要的环境,我可以叫出500种左右的植物的名字,不只是中文名、拉丁名,而且还有纳西名,我佩服我的祖先,他们给身边所有的动植物都起了名字,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书中,所记载的植物就达500多种。 这里有100多棵树龄在5000年以上的古树群落,最大的一根直径有4.74米,村民将他奉为“神树”,每年都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每个人来到树下,都要进行跪拜,外面的人来到这里也是随乡入俗。很多外国朋友也是慕名而来,有一次,我看到树上插有美国和法国国旗,证明对大自然和崇拜是跨越民族、跨越国界的。“生有别,爱无限”,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科学考察结束后,在原来的基础上,我连续多年不间断地采集制作了200多份“新主天然植物园”及周边的植物标夲,送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鉴定保存,使之成为了横断山区域最完善的一套标本,它的意义及价值将会经新弥久。 1997年,丽江地委行署安排我到老君山进行旅游资源调查,开展老君山旅游发展规划前期工作,我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因为老君山被誉为“滇省众山之祖”,既然是云南省所有山的“祖宗”,不仅存留了最古老的物种,而且深藏了很多大自然的奥秘,我主动提出在这里至少工作两年,领导同意了我的要求,我毅然回归自然,走遍了整个老君山山脉,“缘在此山中,更识真面目”。 我提出:最好的开发是保护,保护是最好的开发,只要保护好了,不开发就是最大的开发。我建议:在老君山建立六个生态保护区——金丝场(老君山主峰〉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区、利咀滇金丝猴生态保护区、九十九龙潭百里杜鹃生态保护区、各拉丹天然牧场生态保护区、新主天然植物园生态保护区、黎明地质公园生态保护区。
两年的调研成果全部被纳入《丽江老君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后来“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中,作为第一手资料,也产生了重大作用。 特别是在老君山调研期间,国务院作出了禁伐长江上游天然林的重大决定,我立即向丽江县委、政府领导提出建议,尽快毁掉通往老君山区域原始森林(无人区)的林区公路,丽江县委、政府立即落实,炸毁了林区的重要路段和所有桥梁,并宣布丽江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丽江实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略的帷幕也正式拉开……修桥铺路,是中国传统之善举,但在当时,人们对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没有形成现在一样的共识的特殊(关键)时期,炸桥毁路也是“功德无量”。 1999年,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办,确定滇金丝猴“灵灵”为吉祥物。我有幸与云南电视台在老君山、白茫雪山、白马雪山对滇金丝猴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拍摄,向全世界展示了动物的可爱。与滇金丝最近距离的“亲蜜接触”之后,了解了动物的灵性,了解了动物的“社会结构”,在猴群里,几乎能认出哪一群是一个家族,哪群与哪群是邻居,哪几只是一家人,哪位是父亲,哪位是母亲,哪个是儿子,哪个是女儿......
此后我们再次寻找滇金丝猴,在老君山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个多月,却无缘与可爱的生灵重逢。但我们始终相信,这里是金丝猴们的世居地,也是他们舍不得离开的家园,他们一定还在这里!我们的情怀和精神感动了很多人,通过我的倡议和发动,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老君山如今建立了六个“滇金丝猴观测点”。
2002年10月,“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我又有幸参与宣传报道工作,再次走遍了“三江流域”区域。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对云南“三江并流”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我全程随行,更加感受到了全世界、全人类对大自然、对生物多样性的热爱与珍视,但很多人无法身临其境,体验和感受它的神奇与美妙,于是我决定做一个生物多样性的传播者,通过自媒体宣传介绍身边的一草一木,我爱好摄影,我喜欢写诗,我为植物拍摄美丽的照片,我用诗意为植物代言,我越来越感到,我与植物心有灵犀,如今我已写下了一百余首《植物诗》《我有一个很大的后花园》《水晶兰》《绿绒嵩》等产生广为传播,这是我与植物的心灵感应与情感共鸣。
每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连接10年在“丽江热线”发表文章,呼呼保护生物多样性,《千万别扯蛋》、《丽江最早走向世界的是什么》、《一个植物学家与横断山天然植物园的四十年情结》、《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意义与价值》等文章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普通人的角度,我是巜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坚定维护者和忠实践行者。以我个人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旨就是达到就是三个目标:“保护、利用、分享”。 查明与监测是保护的前提,四十年来,我几乎走遍了滇西北及滇川藏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为了查明生物多样性的真实现状,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做到“查明”的,但我们是在看望和守护这片家园,随时看看熟悉的生物是否安然无恙,给他们带去真诚的问候和祝福。我们也在寻找,寻找有没有“故人”重现“故园”,我们也在发现,发现有没有新的生命出现眼前。前面讲到的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植物学家所发现、六十年中国植物学家“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领春木,通过我和几位丽江年轻的“当代植物猎人”的不懈找寻,现在终于找到,这不仅可以用来告慰我们的前辈,而且可以相信们自然生命的奇迹!
在阿拉善的大力资助下,我的家乡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委会红旗村民小组建立的《村民巡山制度》,已经雷打不动严格实施了十年之久,每天都有两个村民在在“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巡查,不是防止人为的破坏,如今没有人再干这样的蠢事傻事,主要是向大自然表达一种态度。现在的村民,每个人都在使用手机,我们建了“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保护群”,巡山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观察植物园中有没有发现没见过的物种,如果发现,就发到群里,我的背后有一个顾问团,我请专家鉴定后反馈群里,如果没发现什么,就把自已看到的最美的花朵、最美的植物或最美的风景在群里分享,从而形式“共同家园”的群体意识。我们特别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生境”和“原地条件”,我们推崇和实施“就地保护”。 从2018年开始,我们在我的家乡老君山区域建立了三个高山植物保护与繁育基地,百合、独蒜兰、豹子花、绿绒蒿、报春、西康玉兰等20多种濒危高山植物陆续在此安家,许多人说高山植物很难人工成活,但我们繁育成功率达到了70%以上,尤其是成功繁育了三个绿绒蒿种类,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这些植物在2020-2022年开花、结果,我们把这些采集的二代种子进行育苗和驯化,有的种回到了山上,作为濒危高山植物的种群恢复,有的将作为高山花卉的繁育亲本,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将这些美丽的高山植物大量繁育出来,不但回归它们的“生境”,而且让它们真正寻常百姓家。
2021年夏天,我从朋友圈里得知,有人在香格里拉发现了雪兔子,我就组织丽江植物爱好者到玉龙雪山去寻找。从海拔4300米的区域开始搜寻,到了海拔4600米的区域,依然没有发现雪兔子的身影,冷风夹着雨水吹得我们直打寒颤,缺氧导致脑袋变得迟钝从而加剧了我的失望,崎岖的流石滩上,脚踩过后碎石头哗啦啦的往下流,除了个别桀骜不驯的高山植物的精灵,眼前一片荒芜。我们正准备下撤,在绕过一块巨石,一抬头,望见不远处一只毛茸茸的东西,卧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还穿着粉红色的“外套”,像一只高山上的“兔子”。原来这就是我一直想看到的水母雪兔子!我飞速的爬上那片流石滩奔向它。这只雪兔子比我想象的要小一些,反而显得分外可爱,粉色的叶片是它的外套,在外套下面,细密的长绒毛覆盖全身,就像穿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还有头顶是黑色的花瓣正在低调开放,一只熊蜂在花蕊上采蜜传粉,这预示着不久当雪兔子的种子成熟,多年的生命也就走向终点。许多高山植物都是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高山上土地贫瘠、气候严寒,需要许多年才能积累足够的营养去繁殖出下一代。当我把视线从这个雪兔子身上移开,在不远的地方,有许多棵小小的粉色绿色叶片,上面长满了绒毛,那是雪兔子的幼苗。
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奇妙的高山植物在艰难地生存着,宝蓝色花朵的美丽绿绒蒿浑身长满了硬刺,它被植物猎人誉为喜马拉雅蓝罂粟和美丽的植物情人;而囊距紫堇则把自己的叶子伪装得和周边的石头一样颜色,以避免变成绢蝶幼虫的食物;尖被百合的黄色花瓣前段黏连,在灰色石堆中格外显眼;红景天把自己的叶子长的厚储存了很多水分以抵御高山上的恶劣气候,这些高山植物都使尽了浑身解数,演化出了许多神奇技能进而在高山上生存。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生境的破坏,像雪兔子一样生活在高海拔喜欢冷凉气候的高山植物正在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十年来我们也越来越难以见到这些可爱的高山精灵。保护它们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们也变成了我的一种使命。 丽江是“植物王国”,更是“药材之乡”,我们也着手在原地大量繁殖珍贵药用植物,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这一特异功能,造福人类。 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记载:“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也同样记载:“人类需要自然,自然不需要人类”! 生物生样性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我们一定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让生物多样性永远与我们同在!
【作者简介】杨树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生态社区基金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