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栏边草
长在石缝中的凤尾草
在湿地的边缘,一丛丛形似孔雀尾羽的蕨类植物随风清摆,纤细的叶片如孔雀开屏般舒展,这是一种常被误认为“杂草”的植物,它们是既能在湿润环境中茁壮成长,又能适应干旱的生存高手。
井栏边草属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名字来源于常见生长环境——井边、墙缝等湿润地带。
这种蕨类植物高度通常在20-50厘米之间,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那独特的叶片:一回羽状复叶,轮廓呈披针形,小羽片呈线形,顶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整体形态优雅而富有几何美感。
从生物分类学角度看,井栏边草属于蕨类植物门真蕨纲水龙骨目,这个家族的成员大多喜欢潮湿环境。但井栏边草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它既能在湿润的沼泽地带繁茂生长,也能在相对干燥的石缝中顽强生存。这种广适性使得它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从我国东北到华南,从城市到乡村,只要有适宜的微环境,几乎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井栏边草的繁殖策略展现了蕨类植物的典型智慧。与种子植物不同,它通过孢子进行繁殖。仔细观察成熟叶片的背面,会发现边缘处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这些囊群被反卷的叶缘保护着。当孢子成熟时,会随风飘散,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成原叶体,进而完成有性生殖过程。这种繁殖方式虽然看似原始,却在地球上已延续了数亿年。
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井栏边草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根系能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茂密的叶丛为小型无脊椎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同时它还能吸收水中的部分污染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有趣的是,井栏边草与人类文化也有着不解之缘。在古代,人们常将它种植在井边,既美观又能防止井壁坍塌;它的叶片形态优美,常被用于插花艺术;在一些地方民俗中,它还被认为具有驱邪避害的功效。现代园艺中,井栏边草因其耐阴性和观赏价值,成为庭院绿化的热门选择。
撰稿人:豌豆
图片:江离
校对:刘晶晶
审核:张俊鑫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