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大熊猫竟然来‘串门’啦!”1月14日,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大古坪村村民张忠平激动不已,一大早出门,与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不期而遇。“大熊猫距离我约10米,尽管我及时躲在一棵大核桃树后面,但还是被它发现了。之后,它迅速离开,跑向不远处的竹林。”张忠平说。
这次偶遇,也是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发现健康大熊猫进入人类聚集的村庄。之前进村的大熊猫全部是伤病个体。
1 大熊猫为什么接近人类活动区
大型兽类都具有极高的警惕性,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不例外。作为独栖型且食性特化为专食竹子的大熊猫,它并不会特意靠近居民点,此次偶然出现在大古坪村的大熊猫,是一只健康个体,属于正常经过行为。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受伤病困扰的大熊猫个体,为了节约体力,会沿着沟道向低海拔移动,增加与居民点的生产生活产生交集的可能性,从而有可能被人类发现并抢救。但这并不能说明大熊猫客观上愿意靠近人类。
正在进食的大熊猫。大熊猫的每天,平均14个小时用于取食。竹林、安静,成为这个物种生存的必须保证。曹庆 摄
2 这是一只野外放归的大熊猫吗
自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使自然资源科学保护管理以来,共野外放归4只抢救成功的大熊猫,分别是“璇璇”(1987年,从大古坪保护站出逃,后被视作全国首次大熊猫放归野外)、“芳芳”(1992年,从三官庙保护站放归野外,成为一只科研熊猫)、“庆庆”(2000年,从三官庙保护站放归)和“唐唐”(2021年,从三官庙保护站放归)。
通常,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不超过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根据大熊猫的寿命和领地行为,排除了张忠平此次看见的大熊猫是野外放归的个体。
3 偶遇大熊猫的概率有多高
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遇见大熊猫概率最高的地区。这是因为在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分布有一只大熊猫。调查期间,该保护区内直观大熊猫活动数量是46只,一半以上的调查队员直观过大熊猫。其他地区的大熊猫野外遇见数量,至今并无相关数据。
另外,大熊猫生性机警、善隐蔽,且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中,遇见它们的多是巡护员,公众很难看见。
在佛坪保护区,林中小憩的大熊猫。曹庆 摄
4 野生大熊猫数量越来越多了吗
2024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公布,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近1900只,数量依然稀少。
即便是在以野生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工作,没有见过野生大熊猫的也大有人在,这是因为它们不但数量稀少,而且警惕性极高。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